眉戶(迷糊)戲“戲癡”魏玉才
董應范、劉冬梅
“黨的政策就是好,依法治疆暖人心;民族團結大發揚,團結穩疆記心上……”12月7日,在六師芳草湖農場眉戶(迷糊)戲劇團,總編導魏玉才正在指導演員排戲。
魏玉才(中間穿白衣者)在指導演員排戲。
今年71歲的魏玉才是地地道道的芳草湖人,他曾在芳草湖農場原良繁場(現芳草湖農場二十二連)擔任過音樂老師、連隊統計、機關勞資干事等,于2010年退休。
潛心研究 整理曲譜
魏玉才從小喜歡音樂,特別喜愛眉戶(迷糊)戲。上世紀90年代,每當夜幕降臨,芳草湖農場許多職工群眾自發來到廣場,演唱眉戶(迷糊)戲,魏玉才也是其中一員。
據戲曲專家介紹,眉戶戲又稱“迷糊戲”“曲子戲”“弦子戲”等,因其曲調委婉纏綿、悅耳動聽,具有使人聽之入迷的魅力而得名。眉戶戲唱腔樸素大方,富于調式變化,既重高亢明亮,又可低回婉轉,唱腔旋律跌宕起伏,演唱口語化,生活氣息濃郁,能恰到好處地表現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。
由于當時還沒有一本像樣的整理出版的眉戶(迷糊)戲譜方面的書籍,導致人們的唱腔千差萬別,給眉戶(迷糊)戲的傳承帶來諸多不便。
魏玉才(后排中間穿藍襯衣拉二胡者)在樂隊伴奏。
為改變這種局面,魏玉才找到唱腔比較準的演員,將他們唱的眉戶(迷糊)戲用錄音機完整地錄下來,回到家后,再通過反復播放錄音帶,一遍一遍記譜,把譜子記好后,復印出來,發到喜歡唱戲的職工群眾手中。
魏玉才說:“剛開始記譜時,不自信。把譜子讓呼圖壁劇團的人一看,準確率在98%以上,我就信心大增?!?/p>
那些年,魏玉才先后整理完成了眉戶(迷糊)折子戲《梁秋燕》(第一場)、《蘇三起解》(全場)、《張良賣布》(全場)等的錄音記譜整理工作。
芳草湖農場眉戶(迷糊)戲劇團樂隊負責人寧生萬說:“我們劇團演員都是五六十歲的人,不看譜子就沒法伴奏。以前沒有譜子,給樂隊伴奏帶來很大麻煩。憑借魏玉才的記譜,劇團才發展到今天,真是不容易?!?/p>
嚴格要求 刻苦排練
2006年,魏玉才加入了芳草湖農場眉戶(迷糊)戲劇團。
芳草湖農場眉戶(迷糊)戲劇團導演王潤芳說:“我們稱魏老師為‘戲癡’,如果不是他嚴格要求,我們劇團演員的表演和唱腔也不會像現在這么正規?!?/p>
演員李曉田剛加入劇團時,找不準調子,魏玉才就一句一句、一遍一遍反復指導,現在他已成了劇團的“臺柱子”。
自加入眉戶(迷糊)戲劇團那天起,魏玉才就提出,演員要注重感情色彩,把喜怒哀樂表現出來。
半生癡迷 半生奉獻
2008年,在五家渠眉戶(迷糊)戲展演準備的關鍵時刻,魏玉才的妻子病了。魏玉才在照顧好妻子的同時,擠出時間教演員糾正音準、韻味,一遍一遍地練…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展演取得了優異成績,獲得觀眾好評。
魏玉才創作的眉戶(眉戶)曲目《座談會精神暖心田》。
為了讓老戲曲煥發新活力,魏玉才充分發揮自己的創作才能,利用老曲,填上新詞,先后完成了《黨史激勵兵團兒女奮勇前行》《黨的政策就是好》等曲目。
魏玉才說:“我熱愛眉戶戲,大半輩子都與眉戶戲相伴,在我的有生之年,我想為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盡點綿薄之力?!?/p>